人生需要舞台,人生沒有舞台就像千里馬沒有遇見伯樂一樣,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會自己創造舞台的,

可惜的是,我不是那麼厲害的人,

或許像我這種平庸的凡人如果沒有舞台,就會被埋沒掉了吧。

我想我需要舞台的原因是因為自我整合還沒有到位,或者是因為

我太急躁了,因為有人說,當你準備好了,舞台就出現了。

在團體的生活當中,我常會發揮我比較敏銳的觀察力。

講難聽一點就是發揮我"龜毛"的觀察力。

我會很在意工作的細節與完美度,如果

這份工作是交代給我的,那我必定會更加全力以赴。

並且在完成工作的過程當中不斷的調整,讓工作能達到完善,

我不敢說完美,但是我敢說我做的也不差。就是因為如此

我才有資格批評。如果我跟別人一樣做不好,

那我只會想辦法去做好它,

因為如果我沒做好,那我也不夠格說什麼。

有一次,我陪社會科老師參加了心理學的一階課程,

這個課程我以前常常進去幫忙帶領小組,

而自己也帶的很有心得,可能是因為我本身的專業領域

就是教學與帶領學生學習,另外我也常常在外面接講座接演講,

擔任主講。所以帶小組對我來說雖然有壓力,卻也是輕而易舉。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除了帶小組之外,還負責幫老師擦白板。

我卻三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因為,我一直在注意何時上台擦白板,

才能搭配老師的講課進度。而且不會影響到學員的學習。

一個很簡單的工作,我做到胃痛,為啥??

因為從我10年前開始來上課之後,

我沒看過任何一個擦白板的學長沒被罵過,

不是擦的太急,就是擦得太慢,而我是唯一一個被評定合格的。

但是擦了三天,我就受不了了,因為太刺激了。對身體不好。

連擦白板,我都是全力以赴,

你就可以知道,對於這個課程我是多麼的重視。

但是這一次進課堂,卻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史無前例的,

我沒有被安排帶領小組,請注意,是"沒有"。

一開始我接到的通知是我被安排在"學長組",所謂"學長組"

就是所有的組員都是前來複訓的學長。所以小組裏面是沒有新生的。

其實"學長組"在心理學的一階課程當中就是"打雜組",

要負責兩百多個人在課堂中所有的雜務。

一接到這個訊息當下我是非常的震撼,跟聽到那一句

"你對你的文章太有信心了"一樣震撼。

當下,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做錯了什麼嗎?"

(我就說我修的不好,看吧,我也是凡人,也會向下想)

為什麼?我會那麼震驚,因為,我想以我的能力應該

不至於淪落到打雜吧??那這件事,到底要告訴我什麼?

所以,大家知道為什麼會有"自覺"這一篇文章的出現了吧?

在那個時候,我感覺,我喪失了舞臺。

不過很奇怪的是,隔天課程開始之前,我又被調回小組,

但是,因為小組的正副家長已經確定了

(心理學的正副家長就是正副組長的意思),

所以,我擔任的是,小組裏面的學長。工作就是"沒工作"。

講"沒工作"太難聽了,應該說小組裏面的學長其實要負責的是

協助正副家長,照顧組員,陪伴組員,但說實話,

一階課堂當中,新生組的學長是最輕鬆又不必做事的學長。

乍聽之下,我應該是要很開心的,不是嗎?

因為每次我進課堂都是帶小組,而帶小組的壓力

是非常大的,你看,我連擦白板都對自己要求那麼高,

更何況是帶小組。而現在什麼事都不必做,根本是"來渡假"好嗎?

但是,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因為,我知道我一定是有很多地方要反省要檢討,

才會讓我遇到這樣的事。不過,我也要求自己,雖然只是學長

還是要協助正副家長,把小組的組員互動好。

我自己的反省是,不管如何我都不應該抱怨,

因為,不管上級把我安排在哪裡?我都不應該有所抱怨。

我應該都要接受。再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定是有更優秀的人在現場所以我必須退居第二位。

以及我並沒有任何的損失,我應該是要感恩才對,

有什麼資格抱怨,所以後來,我自我反省,

並且寫了"自覺"這一篇文章。

所有的問題都是我的問題,不管如何,都是我自己沒有

隨時隨地做好"歸0"的準備。所以我要求自己要"更自覺"。

因為我不夠自覺,所以我居然忘了,

"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

看來在修行的道路上,是一定需要夥伴的提醒與扶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