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要教會我自己一些事,另一方面

也是要感謝文章中的主角A,同時也要向她說聲抱歉,

因為我沒有把事情解釋清楚而讓她心裡覺得不舒服,

謹以此篇文章,致上我深深的歉意。

 

暑假的最後一個月發生了一件事,因為要幫一個朋友

的孩子代購韓版的專輯,所以我拜託了一些人。

本來以為那一張專輯已經買不到了,所以我也問了

朋友的孩子是否有第二順位的選擇。朋友的孩子回應說:

如果沒有韓版的,日本的也行。(真是不愛國)

所以當我在請託別人的時候,就同時列出了這兩個選項。

而我的做法就是,先拜託我的學生去找,然後我的學生

又拜託她的同學處理。在這之間,朋友的孩子對於

這兩張專輯的喜好,反覆不定。所以被我的學生所

請託的那位朋友,最少跑了3次或4次唱片行。

最後一次,朋友的孩子最想要的那張專輯終於到了。

但是前去處理的朋友身上沒帶錢,所以無法把那張

專輯帶回來。接下來,真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因為當我們過去買的時候,專輯居然先被買走了。

一切又要重來。又要重新從韓國訂貨。

經過前面的敘述,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大概

瞭解了整件事情經過。如果不行,我又要發揮

身為數學老師的功力了,我接下來會用代號

來描述我想談的人物。

事情就是,我拜託A去買東西,而A拜託B去買。

簡單明瞭,如果還看不懂,我也沒辦法了。

我接下來要談的就是A與B,因為只差一個"付錢"

的動作,B並沒有完成A所交代的任務。所以

我打了一通電話給A,A事後覺得我在抱怨,

其實沒錯,雖然我的口氣還好,但是我真的是

在"抱怨"。我覺得既然答應了別人就應該做到,

這是一種承諾,另外一點這也是,自己是否有能力

完成別人請託的展現。是實上我覺得B的辦事能力有問題。

但是我完全不認識B,所以我給A的電話是要提醒A,

要看懂整件事要提醒自己什麼?我自己當然也有問題

,我自己也在反省,我漏掉了哪一個環節。

其實A覺得委屈我知道,因為A覺得她是無辜的,

而且她覺得B更無辜。這就是我想談的點,

無論B做了多少事,畢竟B並沒有完成A所託付的任務。

當然,你可能會說,那A當初就不要答應我的

請託就沒事了。沒錯,但,前提是A答應了。而且沒有把事情

完成。不過,這就是過程。

"相剋的事情是在為相生的事情累積過程"

整件事我想教A的是,沒有必要對B覺得抱歉,

那是"偽善"。A應該要做的是,反省自己判斷事情的

能力,還有執行任務的能力。今天只是一張專輯沒拿到,

明天可能就是毀了你的前程。有這麼嚴重嗎?你覺得呢?

另外A說她也覺得對我很抱歉,如果是真的對我覺得抱歉

我可以跟A說,不必對我覺得抱歉,因為是我自己太過信任

夥伴的工作能力,講的這麼好聽,其實是我自己太懶惰了。

這就是過程,這就是歷練。看來整件事真的是一個相剋的過程。

如果還有下次,我相信我會把它扭轉成相生的過程。

或許,有人會覺得,那一開始就根本不要幫我這個忙不就沒事了。

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這些問題了。從字面上來看,似乎相

當的有道理。但是重點是"這個世界是沒有巧合的"。

遇到了問題,你是可以選擇要修或是不修,不過,

這次不修,下次還是要修,今生不修來生還是要修。

如果妳都一直逃避,有一天,你就會喪失了主動權。

喪失了主動權,你就只能接受,想試試看嗎?

去買一個超大的花盆,再買幾包有機土(對自己好一點,用有機的)

然後站進去,用土把自己的腳埋起來,半天就好了。

像中正堂的憲兵一樣,不管發生什麼事,妳都完全不能亂動。

所以拉,問題不在於拒絕或是接受,問題在於,

你要走怎樣的過程???

親愛的A,你懂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